濠河景美,乡梓情深——南通纪行
戴小华

阔别十余年后,我借与几位朋友结伴江南游之机终于再次踏上老家南通这片神奇的土地(南通是我母系老家,老妈本姓张)。

  • 南通夜景

依江(长江)伴河(濠河)的南通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风景旖旎人文秀美;加之当地人民勤奋聪颖,把这座江南小城建设打理得欣欣向荣生机勃发。

且不说近代史上南通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人才辈出领袖群雄,也不说小小南通竟同时拥有“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博物馆之乡”等众多头衔,单说南通的母亲河濠河水系吧,那一汪宽阔丰沛清澈的碧水,把南通滋润得如此亭亭玉立,如此与众不同又如此富裕丰饶。 也因为这条河,南通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但细品起来,我觉得南通的水虽不像威尼斯那样铺天盖地注满全城,但水道的宽阔精美却远超威尼斯。

有人说,从空中俯瞰,白天的濠河像一个倒挂的葫芦,而晚间则像一串熠熠发光的翡翠项链,可见濠河之美最美在晚间。

  • 南通夜景
  • 南通夜景

还没到南通,亲戚们就力荐夜游濠河。是晚,我们如愿踏上游船,沿着蜿蜒的河道开启寻美之旅。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城市景观灯齐放。河道两旁,座座建筑被勾勒出不同形状,或高或矮或单人或群雕;红绿蓝等不同色彩在高耸的南通电视塔上闪烁。所经过的每座桥梁色彩灯光造型也各不相同,游弋在这光影的魔幻世界中,忽而想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忽而又飘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词句,如梦似幻,恍若仙境。

船老大又兼导游讲解。他清一清嗓子,摆起了关于濠河的龙门阵。濠河原本是条护城河,但颇多奇特之处:该河最宽处215米,最长的桥145米,全年水量丰沛无枯水期,等等数据在国内国际的护城河中都是不多见的。南通古称通州,与北京的通州同名,相传清代有学者出一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很长时间无人对出下联。不想最后竟被南通一当铺的老板给出绝妙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横批“东西南北”。精彩的轶闻趣事引得我们一片掌声。

正当我们陶醉在美轮美奂的光影河水与典故中时,游船回到了码头。大家依依不舍地离船上岸,已经走出十多米又返回岸边合影留念,既是要把这精美的城市水系夜景留存在相机中,更是要把这条熠熠生辉的翡翠项链的倩影刻印在脑海中。

濠河之美动人心魄,但更让我们铭心刻骨的是南通亲戚们浓浓的乡梓之情。

得知我们要回老家,有亲戚热情为我们提供住宿游览的相关信息,有亲戚在风景如画的公园旁边预订了餐厅,还有亲戚怕我们酒后不便开车,为我们代驾陪我们四处参观游览直至晚间。相逢聚会的那天中午,南通部分亲戚们不顾年事已高工作繁忙纷纷赶来,大家欢聚一堂畅谈张家这一大家族的兴衰繁衍;抗击新冠疫情,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等等也尽在话题中。

张家的历史及分支繁衍向来是最热门的话题,这次自然也不例外。说实在的,我对张家历史特别是分支繁衍情况向来不是很清楚,但听着各位表姐表哥表弟外甥外甥女们热烈投入地用普通话夹杂着南通话谈史论今,感到一股浓浓的乡情弥漫在席间。老张家虽后代分支众多,但繁衍四五代后仍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靠的就是这种心心相印相互帮衬的亲属乡梓之情。不独南通,多年来走过的上海南京如东,所到之地都留下了与亲戚们欢聚的愉快回忆;前年家母90岁生日,众多南方亲戚还专程赴京祝寿,敬老之情令人唏嘘。

  • 江边落日
  • 夕阳下的南通港

席间,有亲戚证实我们的祖先张老太爷与南通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蹇虽非亲属,但互为知己好友。两位张姓老人,都为开拓国家民族实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张家第二三代后代或投身革命,或继承实业,如今大多年事已高,安享晚年了。第四五代后代可谓枝繁叶茂遍地开花,有的仍扎根本土勤奋耕耘,有的跻身京沪宁等一线大城市打拼,有的则远走他国植根海外。其中不乏学业事业有成者,青年才俊们正挑起国家民族的未来!看着张家这棵老树如此兴旺繁茂,老太爷九泉下该含笑了吧。

谈及国事天下事,亲戚们交口称赞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果,苏大强的别称生动地体现出全国人民对江苏的认可;亲们对家乡南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尤为自豪,满满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也不仅是本家亲戚,两天的游览中,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人文关怀而感动。在南通华侨博物馆,我正在聚精会神看展,该馆负责人主动过来询问,当得知我是来自北京的侨眷时,又是介绍馆藏文物又是让我留言;一边正在排练的南通归侨侨眷模特队也围拢过来与我合影。在南通珠算博物馆,我们去时恰逢该馆休馆。得知我们远道而来,工作人员临时请示通融,让我们圆了参观之梦。

离别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转瞬即逝的,是谁也无法留住的光阴;刻骨铭心的,是难以割舍的亲属乡梓之情。啊南通,梦开始的地方,让我如何不想你……

[ 关闭窗口 ]